徐州哪里算命准啊-易经的演化过程和影响
说起来《易经》来,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占卦算命方面上去了。其实不然,易经一书,从根本上来看,就不是一本占卦算命的经书。
《易经》一书,既不是什么神学,也不是什么科学。这本书,就是先人解密大自然发展的规律,和记录大自然发展规律的一本普普通通的哲学书籍。只有读懂了《易经》,也就读懂了人生。
《易经》一书,虽然是一本卜筮之书。可是,她至始至终没有出现过算命所用的阴阳五行,天干地支,六亲六兽等。她并不是八字预测和六爻预测的母体。这个大家一定要搞明白。
《易经》一书,用在人的身上,就是教大家怎么为人处世;怎么去适应社会;怎么去适应自然;怎么去改造自我;怎么去开发智慧;怎么去办好每一件身边的事情……
咱们说了一大堆废话,也没有提到《易经》的起源问题。好了,书归正传,开始“上套”吧。
在距今大约一万年以前的禅通纪时期。人文始祖伏羲与女娲氏带领着部落里的众人,为了找到更好的栖息地,就来到了黄河与洛河的交汇地区定居下来了。那个时期的中原地区,有大小部落数十个。比如,什么以鹿为图腾的鹿部落。以花为图腾的华胥部落。以蛇为图腾的雷神部落等等。伏羲氏为了子孙后代的更好的生活,他便创立了一个以龙为图腾的龙部落。
中国龙
伏羲取蟒蛇的身,鳄鱼的头,雄鹿的角,猛虎的眼,红鲤的鳞,巨蜥的腿,苍鹰的爪,白鲨的尾,长须鲸的须,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,龙的传人由此而来。
伏羲女娲就凭借他们的智慧和才能,以感恩戴德的修行,做经天纬地的事业。统一了整个中原地区的大小部落,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。从此,伏羲氏也坐上了部落盟主之位。
那个时期的中华大地,经常的发生自然灾害。特别是洪水猛兽,时常残害着龙的传人。中原地区的老百姓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作为一个盟主的伏羲氏来说,他必须为了拯救民众的疾苦要挺身而出。
图片来自网络究必删
他就每天都站在黄河岸边,夜观天象,日查万物。要找到天地运行的规律,用来防范天灾人祸的发生。
这件事情有书为证:据《易.糸辞传》记载:古者包曦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。观鸟兽之文,与地之宜……始作八卦……
有一日,他站在黄河岸边,突然发现河中出现了一匹像马非马,似龙非龙的动物,在它的脊背上出现了一幅类似棋盘一样的图案。此时此刻的伏羲氏马上就记录了下来,这就是传说中的《河图》。

自从河图的出现,伏羲氏便大体了解了天地运行的一些规律。可是,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怎么样才能够记载天地运行规律,以及预测这些自然灾害呢。
这一天,正在他苦思冥想的时候,忽然间从洛水中冒出来一只带有复杂龟纹的白乌龟,它的龟甲上出现一幅类似天上星星一样的图案。这就是传说中的《洛书》。伏羲氏又马上把它抓住,并且饲养起来了。

由于,《洛书》的出现,大大的启发了伏羲对日月星辰,三山五岳,江河湖海以及人伦世俗的认识。他便在以后的日子里,根据河图洛书的启发,而创立了伏羲氏的先天八卦。用来指导族人渔猎、饲养以及躲避自然灾害所需……
八卦的内容,就是三条横杠的相互变化。而得到了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种卦象。初横为地、二横为人、三横为天≡。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从此就解开了。
再后来,在轩辕黄帝时期,他在和大蚩尤绝战于阪泉的时候。黄帝九战九败而得天助。九天玄女就带着《河图洛书》、《玄女战法》等来到了黄帝的军营。帮助黄帝演习了天乙遁甲大阵,打败了大蚩尤,统一了华夏。
从哪以后,轩辕黄帝与政相后土,天师岐伯根据《河图洛书》共同丰富了伏羲八卦含义,那个时期的《易经》只是雏形。又编写了《黄帝内经》与《黄历》等书。
轩辕黄帝的天师岐伯
时光来到了帝尧时期,帝尧在洛水祭拜河神的时候,《河图洛书》又出现过。这就帮助帝尧的老师务成子进一步修正《易经》中的一些内容。《归藏易》也就从此出现。
再后来,《河图洛书》在帝舜时期。大禹时期和商汤时期,都曾经出现过。帮助当时的史官们更进一步完善《易经》内容。也就出现了《连山易》这本经书。
大家要知道,过去的中国先人。干每一件大事都要祭祀天地。然后,通过巫师用蓍草或龟壳进行占卜,以求神灵保佑……因此,就出现了《易经》中的元亨利贞这四个字。
时光来到了西周时期,《易经》一书,才得到了发扬光大的机会。
距今3000年前,周文王(姬昌)被商纣王囚禁羑里监狱。在监狱中,周文王凭着50棵蓍草,正数反数,正测反测,仰观天象,俯察地理之后,而成功的把《易经》的64卦的卦辞给填上了。
此时的《易经》一书基本上补充完整。后来的人们就把《易经》说成了《周易》。周文王姬昌“拘羑里而演周易”成了流传千古的佳话,并且通过《易经》知识而制定了周礼。
周文王姬昌羑里研八卦
此后,周文王的四子周公旦(姬旦),又在文王的基础上,把《周易》一书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了,在文王卦辞基础上又加上了64卦中的384爻的爻辞……
在春秋时期,孔子的晚年,他从《易经》中得到了启发。从而和他的弟子们一起编写了《易经》姊妹篇《易传》。让《易经》插上了自己翅膀(十翼)远走高飞起来了……
从此以后,文化瑰宝《易经》一书,真正的成为道、儒、法、兵、医、墨、阴阳家等等的奠基石。
孔子与《易传》
《易经》一书,对后世的影响巨大。在每一个行业上都离不开她。特别是古代农耕时期的老百姓,他们的耕种、收获都要依靠易经中的知识去运营的。像轩辕黄帝时期的《地母经》。
《易经》在军事和政治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像西周时期的姜子牙《太公六韬》。春秋时期孙子的《孙子兵法》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《马前课》。唐太宗时期袁天罡、李淳风的《推背图》。朱元璋时期刘伯温的《烧饼歌》。基本上是在《易经》的基础上所编写的。

《易经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件事,就是中国近代的刘子华老先生了。
在1930年,美国人用天文望远镜发现的太阳系九大行星以外的第十颗行星。可是他们对这颗行星一概不知。
在这个问题上,中国的周易大师刘子华先生,通过八卦象数的预测 ,和九大行星的运行规律,计算出了第十颗行星【木王星】的密度、速度、轨道的数据。一举获得了巴黎大学博士生学位。并著作了《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》的著名论文。解决了当时天文界不可能解决的问题。
徐州哪里算命准啊-易经的演化过程和影响